上述人士称,但伴随电力供需形势更加复杂,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竞争加剧,煤化工等行业投资过热,我国实现煤炭减量替代目标仍面临艰巨挑战。
03《能源》:2018 年,大屯公司发电实现销售收入5.68 亿元,同比降低4.83%,毛利也下降,原因是什么?包正明:2018年大屯公司发电销售收入、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2018年公司实施了两台135MW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和配合新机组建设进行了220KV送出线路改造工程,机组停运影响发电量。未来一段时间,火电仍在电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为大部分电力供应提供保障。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火电也将为其发展作为支撑。加强内部经营管控,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降低运营成本等。继续争取相关许可资质,培养并壮大专业技术团队。提升机组稳定运行水平,在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争取多发超发。目前我们在煤炭管理方面工作重心是内部人员优化,把多余的生产人员优化到品牌项目中去。
如:加强机组管理,最大限度掺烧煤泥、煤矸石、洗中煤等劣质煤炭,既避免了煤泥等二次处理带来的环保污染,又降低了发电成本。发电煤炭当家格局短期难改变01《能源》:大屯公司在煤炭板块的布局是怎样的?包正明:大屯公司在徐州本部有4个煤矿,在新疆还在新建2个煤矿,目前的煤炭年产能约为1300万吨。今年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环保议题是本年的重中之重,本次督察整改力度预计较历次将更大,或改善山西省焦化行业存在多年的环保问题。
如,2017年4月28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省开展第一轮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30日向山西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指出其环保工作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生态破坏严重等四大问题,从整体环保局势要求各行业进行整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启后,华北地区开工率大幅下滑,从80.5%滑落至68.9%,显著低于全国同期开工率,但随着环保督察的结束,华北地区开工率快速上升,最高时期达85.4%,大幅高于全国同期开工率。可逢低单边做多焦炭,或持有买焦炭卖焦煤的套利组合。需求方面,唐山二三季度限产不及文件预期,且北方多处产能置换钢厂近期逐步投产,短期内焦炭需求或有波动,但整体将趋于稳定。
环保督察情况5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一文,指出山西焦化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和污染严重超标等问题,并点名多地市整改形式主义问题突出,一时间在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其三,污染排放问题十分突出,污染治理避难就易。
风险方面,考虑到历来焦化企业进行环保限产与产能优化的意愿较弱,且下游钢材市场即将进入淡季,炼钢利润会有所下滑,届时将再次向焦企施压寻求利润,焦化行业改革仍将存在一定阻力图为山西各地市焦化企业数量和焦炭产能情况分炉型看,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的焦炭产能占比高达66.2%,完全使用或部分使用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的焦化企业占比高达76.3%。本次环保督察始于2018年11月6日,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进驻山西,对山西省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分焦炉工艺看,69.3%的焦化企业采用捣固焦炉,其焦炭产能占比达65.8%。
需求方面,唐山二三季度限产不及文件预期,且北方多处产能置换钢厂近期逐步投产,短期内焦炭需求或有波动,但整体将趋于稳定。3.5%的焦化企业采用干熄工艺,其焦炭产能占比为6.3%。水源污染方面,焦化行业也是重点关注对象。《山西省焦化产业布局意见》指出,将在全省建立12个规模超500万吨的重点焦化园区,并要求新投产焦炉炭化室高度需大于6米,未来将集中焦化行业产能并提高焦企生产水平。
其二,优化产业布局要求形同虚设,产业调整力度明显不足。另外,为达到对污染物排放控制,尤其是对水源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目的,现有焦化企业需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和进行干熄熄焦工艺改造。
受制于国家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吕梁将于本月末完成焦化企业改造,山西全省将于10月前完成焦化企业改造,届时或降低焦企开工率5%左右。据粗略计算,干熄熄焦改造投入成本较大,产能在100万吨以下的小型焦企不具备干熄熄焦工艺改造的经济性,而山西省干熄熄焦工艺占比极低,若严格要求执行改造,则将大范围影响焦炭供给。
从具体产量上分析,2017年山西焦炭产量8383万吨,全国焦炭产量43143万吨,山西产量占比19.4%。山西省省级环保督察开启后,华北地区焦化厂开工率同样出现下滑,从86.6%下降至75.5%,随后同样伴随环保督察的结束略有反弹。2018年4月13日至9月7日,山西省环保督察组分四批次进驻各地市开展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各地市存在诸多环保问题,且整改方案执行力度较弱,甚至表面整改虚假整改,要求各地市重新统筹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切实落实具体整改方案。在国家号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调下,山西省多地市空气质量却连连倒数甚至垫底。而对比本次环保督察与往年历次环保督察,可以从督察组的反馈文件中略见端倪。2018年山西焦炭产量9256万吨,同比增长达10.4%,全国焦炭产量43820万吨,同比增长仅1.6%,山西增速远高于全国增速,山西产量占比升高至21.1%。
根据《山西省焦化产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要求,至2020年山西省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的焦炉占比要提高到50%以上。此次督察的力度与影响较前几次明显增大,尤其针对焦化行业,督察组直接点名指出其产能扩张和污染超标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焦企采用湿熄工艺,焦企废水未经处理直接熄焦的情况较为普遍,熄焦水超标问题十分突出。山西省要求于今年10月前对所有焦化企业完成改造以符合此特别排放标准,吕梁市要求于今年6月前对所有焦化企业完成改造以符合此特别排放标准。
关于山西焦化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督察组直接指出,其一,焦化产能扩张冲动依然强烈,焦化产能越调越多。如,2017年4月28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省开展第一轮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30日向山西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指出其环保工作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生态破坏严重等四大问题,从整体环保局势要求各行业进行整改。
其余部分为热回收焦炉。山西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太原市、长治市和晋中市相继召开会议并发文称将全力推进整改,加快具体整改方案的制定。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启后,华北地区开工率大幅下滑,从80.5%滑落至68.9%,显著低于全国同期开工率,但随着环保督察的结束,华北地区开工率快速上升,最高时期达85.4%,大幅高于全国同期开工率。可逢低单边做多焦炭,或持有买焦炭卖焦煤的套利组合。
由生态环境部每月公布的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可知,2018年全年,山西省共有6个地级市名列空气质量最差的20个城市之列,且焦炭产量大市临汾位居倒数第一。按照《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单单山西省去产能任务就超1200万吨,加之山西4.3米焦炉占比(66.2%)远高于全国水平(48.1%),若要严格达成规划要求,则山西省产能淘汰将达到1695万吨。
环保督察情况5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一文,指出山西焦化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和污染严重超标等问题,并点名多地市整改形式主义问题突出,一时间在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行情研判今年以来,焦炭供需面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供给端的长期宽松上。
风险方面,考虑到历来焦化企业进行环保限产与产能优化的意愿较弱,且下游钢材市场即将进入淡季,炼钢利润会有所下滑,届时将再次向焦企施压寻求利润,焦化行业改革仍将存在一定阻力。运城、太原和晋中焦化产能相当,忻州和晋城也有少部分焦化企业。
因此,以上两轮环保督察实际上对焦化行业的长期影响甚微,仅仅在督察期间降低了焦炭产量,而主产区开工率均随着督察的结束开始回升,并未真正做到整改落实。图为2017年和2018年山西焦炭产量2017年山西焦炭产量8383万吨,产能利用率66.5%。其三,污染排放问题十分突出,污染治理避难就易。策略方面,目前焦化利润开始转好,安全边际有所扩大。
2019年一季度,山西省仍有5个地级市名列空气质量最差的20个城市之列,临汾仍旧排名倒数第一。今年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环保议题是本年的重中之重,本次督察整改力度预计较历次将更大,或改善山西省焦化行业存在多年的环保问题。
分熄焦工艺看,90.4%的焦化企业采用湿熄工艺,其焦炭产能占比达81.3%。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以钢定焦,力争2020年炼焦产能与钢铁产能比达到0.4左右。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提出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以此计算,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和晋城四市焦炭产量与生铁产量比值远超0.4,若严格实施以钢定焦,则退出焦炭产能将超过2600万吨,但该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还需等待具体方案的出台。